1792年9月22日,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。法國成為第一個結束了君主製度的歐洲國家。
1848年,馬克思(Karl Marx)和恩格斯(Friedrich Engels)發表【共產黨宣言】書籍。
1864年,第一國際(First International)成立。旨在聯合各類左派社會主義者、共產主義者、無政府主義者團體及為工人階級進行階級鬥爭的工會。馬克思是創始人之一。
1879年,在第一國際的影響下,法國第一個社會主義政黨,【法國社會主義工人聯盟】成立。
1899年,因為社會主義派議員,米勒蘭進入法國總理盧梭(Pierre Marie René Ernest Waldeck-Rousseau)內閣,造成社會主義者是否應該參與「資產階級政府」的激烈辯論。結果,【法國社會主義工人聯盟】分裂成兩個政黨:馬克思派的【法國社會黨】和改良派的【法國人社會黨】!改良派主張和【資本主義】和平共處。
1902年,馬克思派的法國社會黨(Socialist Party of France )成立!同時,改良派的法國人社會黨(French Socialist Party)也以類似的名字成立。
1902年,馬克思的女婿,拉法格(Paul Lafargue)成為【法國社會黨】領導人之一。拉法洛是一位理論作家,曾經發表許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書籍!德國馬克斯的《共產黨宣言》的法文版就是他翻譯的。
1905年,法國社會黨(Socialist Party of France (1902))。改良派的法國人社會黨(French Socialist Party (1902))合並為【法國工人國際】Section Française de l'Internationale Ouvrière。
1911年11月25日,拉法格和其妻(卡爾·馬克思的次女勞拉)雙雙注射氫氰酸自殺。(有可能是被暗殺)
1914年7月31日,饒勒斯(Jean Jaurès)在巴黎被拉烏爾·維蘭(Raoul Villain)刺殺身亡!
1919年,主張不對抗德國侵略的,反戰的社會主義陣營,包括【法國工人國際】在法國議會選舉中嚴重挫敗。
1920年12月30日,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在圖爾代表大會上發生分裂,大部分黨員組成【共產國際法國支部】,並參與列寧成立的第三國際。以萊昂·布魯姆為首的右派則與其餘黨員仍以【工人國際法國支部】的名義活動。
1921年,共產國際法國支部改名為【法國共產黨】。
1924年,社會黨與激進黨加入【左派聯盟】(Cartel des Gauches)。
1934年,社會黨,共產黨,激進黨,等四個左派政黨組成【人民陣線】。
1936年,人民陣線贏得了法國議會選舉。領導人成為法國總理。(當時的製度,法國總統沒有實權,總理才是政府最高領導人。)
1939年9月1日,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。接著德國開始侵略法國。
1940年6月,德軍佔領法國巴黎。國防次長兼陸軍次長,戴高樂(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)帶領抵抗人士流亡英國倫敦。由君主派和左派聯盟支持的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】的正式亡國。
1944年6月3日,戴高樂將軍在阿爾及爾成立法國臨時政府。6日,戴高樂跟隨美國盟軍登陸諾曼第,開辟歐洲第二戰場。
1944年8月19日,巴黎起義。戴高樂領導下的勒克萊爾盟軍首批進入抵達巴黎市政府大廈,巴黎解放。25日,戴高樂軍隊接受駐巴黎的德軍投降書。
1946年1月20日,被左派操控的立憲議會,選擇由左派【法國工人國際】的古昂來取代臨時總理戴高樂。該政治故意操作引起許多法國軍人不滿!戴高樂被迫辭職。【法蘭西第四共和國】成立。
1958年,當政府建議與阿爾及利亞(Algeria)民族主義分子進行談判後,法國第四共和國出現危機。法軍右翼派係占領了阿爾及利亞首府阿爾及爾,他們要求除非戴高樂上台,不然他們就襲擊巴黎。左派政府被迫妥協。
1958年9月28日,受到【新共和黨聯盟】的戴高樂重返政壇,製定新憲法,賦予總統行政權力。並強調將來會實施總統直選製度(真正現代文明的民主體製)!成立【法蘭西第五共和國】並當選第一任實權法國總統。在此之前,法國選舉是議會代表製(類似英國選舉製度),總理才是法國的實權掌控者。
1965年,法國正式實施總統直選製,左派獨立候選人密特朗(Mitterrand),意外的與戴高樂進入第二輪投票,不過結果卻輸得一塌糊塗。總統直接選舉後,法國真正進入現代文明的民主普選體製!擁有和美國幾乎一樣的選舉製度。
1968年,為了對抗戴高樂派共和民主聯盟,法國工人國際、激進黨、左派共和主義團體成立民主與社會主義左派聯盟(Fédération de la gauche démocrate et socialiste)(FGDS)。不過隨後的1968年法國議會選舉中慘敗。全軍覆沒!
1969年,左派聯盟的參選人加斯東·德費爾(Gaston Defferre)在法國總統普選中隻獲得5%的票數。
1969年,法國工人國際,左派重建俱樂部聯盟(Union des clubs pour le renouveau de la gauche, UCRG))、左派社會主義團體與俱樂部聯盟(Union des groupes et clubs socialistes, UGCS))成立社會黨。
1971年,密特朗加入社會黨。社會黨亦取代共產黨成為法國左派第一大黨。
1974年,左派推舉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密特朗,再次參選總統,在選舉第二輪中以49.2%的票數未能當選總統。
1974年底,代表了基督教左派與非馬克思主義團體的領導人,米歇爾·羅卡爾帶領部分統一社會黨成員加入社會黨。社會黨開始接受自由經濟社會。
1981年,密特朗終於在第二輪投票擊敗保守派支持的德斯坦,成為第五共和第一位民選社會黨籍總統,也是23年來首位左派總統。
1986年,社會黨失去國民議會的多數地位,迫使密特朗與保守派及戴高樂派支持的席哈克政府妥協。
1988年,密特朗以溫和綱領“聯合法國”連任總統。他選擇最受歡迎的溫和派社會黨員羅卡爾作為總理。同年密特朗提前解散國民議會,社會黨及左派聯盟取得微弱多數。
1993年,法國議會選舉,左派一敗塗地。社會黨隻拿到53席,連同其他左派政黨,在577席中左派隻有92席。
1997年,法國左派再次組合成“複數左派”(Gauche Plurielle)聯盟,並贏得1997年法國議會選舉,領導人若斯潘就任總理。
2002年,法國總統選舉,複數左派再次敗選!兩個月後,在法國議會選舉中,再次失去多數。
2007年5月6日,左派羅雅爾在第二輪以46.94%敗給右派的薩科齊(Nicolas Sarközy)。黨內部分右派人士接受征招加入薩科齊政府。
2007年,法國議會選舉,社會黨拿下186席,繼續成為第二大黨。
2012年,法國大選中,社會黨前第一書記奧朗德終於在5月6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,得票51.6%,成為總統。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,薩科齊得票48.4%敗選。
2012年,馬克龍(Macron)成為奧朗德總統府的副秘書長。
2017年,社會黨的總統參選人阿蒙(Benoît Hamon),代表社會黨出戰2017年4月23日的法國總統選舉,但在第一輪投票中被淘汰。共和國前進黨的馬克龍(Emmanuel Jean-Michel Frédéric Macron)當選總統。不過此人在社會黨任職許多年。和左派關係密切!
2017年底,馬克龍勝選後,吸納原社會黨政府人士加入,加上其中間路線導致社會黨支持大幅下降。